江西·上高
上高,
寓“天天向上、步步登高”之意,
地处赣西北、省会南昌西部和宜春区划中心,
国土面积1350平方公里,
人口38.2万。
320国道、沪昆高铁、昌栗高速、
大广高速和浩吉铁路贯穿全境,
组成“三横两纵”对外交通网络。
历史·尚文
千年古县,崇文重教
文化繁荣。公元184年始置上蔡县,距今有1830多年建县历史。县博物馆馆藏文物2224件,历经宋元明三朝的蒙山古银矿遗址亚洲最大,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此外还有誉为“抗战以来最精彩一战”的上高会战遗址,农民摄影更是享誉全国,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。
人文璀璨。自唐至清有进士48人、举人125人,诞生了唐代诗人任涛、明监察御史王纲、清钦点榜眼郑秉恬、晚清外事活动家黄懋材、开国少将汪祖美等杰出人才,也养育了当今430多名上高籍在外硕士、博士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2所,中考高考成绩全市名列前茅,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先行创建县。
开放·尚商
开放大县,诚信崇商
投资高地。“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”人文品牌远近闻名,“人人都是环境、个个都是形象”理念深入人心,公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营商环境测评多年全省领先,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、首届全省投资环境十佳县、全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。
创业福地。历届班子持续更新优惠政策、坚决兑现承诺、做优人文关怀,一大批企业茁壮成长、一大批新上高人来了不想走,众多台湾、浙江、广东和福建籍客商在上高置业安家。
勤劳·尚业
产业强县,民生殷实
工业强县名扬内外。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62家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,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4%;工业用电量19.7亿千瓦时,增长12.6%;外贸出口总量多年位居省市前列。
“赣中粮仓”美誉频传。天然富硒土壤925平方公里、占国土面积的68.6%,粮食面积65万亩、产量5.2亿斤以上;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、全国“三辣”之乡、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。
拼搏·尚进
潜力无限,奋进百强
工业转型、项目井喷。多家上市公司或龙头企业顺利落地或增资扩产。省内最大清洁煤电项目——总投资270亿元的江西赣能上高综合能源服务项目一期二期相继开工,布局煤化工产业、煤储基地,兴建LNG(液化天然气)物流站集运中心,成为不可替代的赣西能源枢纽。
环境优化、服务提升。积极创建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,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36条(试行)及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、重大项目“一项目一专班”服务、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“1+3”强攻工业全流程扶持政策;标准厂房拎包入驻,“邻里中心”服务便捷,扩区调区、用地清理、智慧园区等建设扎实推进,获批首批省级化工园区、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园区、省级绿色工业园区。
上高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,
着力构建以现代能源为首位产业,
以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,
以生物医药、纺织鞋业、机械建材、
数字经济为重点产业的“1+1+4”
现代产业体系。
1
首位产业——现代能源产业
上高县深挖现代能源产业发展潜力,全力推进江西赣能上高 4×1000MW 清洁煤电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发电,大力推进光伏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,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聚焦打造锂电产业配套基地,加大高性能正极材料、储能电池、电池管理系统、锂电池配套等领域招引力度,着重加大铝塑膜、动力电池、新能源电机等领域培育力度,保持碳酸锂、负极材料、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领先优势,支持废旧锂电池梯度利用和综合回收技术研发。
2
主导产业——绿色食品产业
围绕省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,依托铁路经济产业园交通优势、赣能上高电厂能源优势,重点建设产业链完整、功能多样、业态丰富的绿色食品产业链,持续做优做强 “全国食品工业强县”品牌。积极打造富硒蛋鸡产业和大米精深加工业全产业链。加快突破质构定量调控、超高压防腐等关键技术以及烘干成熟一体化、自然气候模拟等核心工艺装备,大力发展绿色营养食品。发挥饮料及酒类制品等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优势,全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。
3
四大重点产业
(4)数字经济产业。上高县数字经济产业重点培育壮大锂电新能源产业、电子信息制造业、互联网和软件服务业等数字产业规模;充分利用电子商务、电子信息制造、智能制造等产业集聚优势实施精准招商、定点招商,培育新业态。
扫码关注
“云上高”APP
请输入验证码